淺談警察程序推理

這篇是 我最近開始看偵探推理電影的 一個小文學資料庫
"推理故事" 是刑事法有趣的內裡



引自: 謎人專欄  文/既晴


天才型神探的天下

觀乎一百六十餘年的推理文學發展,無論是亞瑟.柯南.道爾爵士(Sir Arthur Conan Doyle)筆下、隸屬解謎神探一派的謝洛克.福爾摩斯,抑或是「美國冷硬派革命」前鋒雷蒙.錢德勒(Raymond Chandler)筆下鐵漢柔情的私家偵探菲力浦.馬羅(Philip Marlowe),甚至是集現代歐美推理文學大成的勞倫斯.卜洛克(Lawrence Block)筆下的妙手神偷柏尼.羅登拔(Bernie Rhodenbarr),他們在破案擒兇的同時,總是會跟著一個可能急躁、可能愚昧、可能正直、可能驕傲的警察大人,是作者用來為突顯主角智慧所設計的。這些警察大人,往往在一抵達命案現場後,也許滔滔不絕地作出漏洞百出的錯誤推論,也許千方百計要阻止偵探干涉警務工作,也許茫然且謙虛地請偵探指點迷津,也許在偵探破案以後才搶著要脅居功。

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設定,一方面固然是十九世紀末期的警察權尚未界定清楚,因此偵探在私人委託方面自然有較大的發揮空間;另一方面,則是市井小民對國家公權力並不完全信任,遂在虛構故事中發出不平之鳴。
讀者們往往比較鍾愛具備見義勇為、拔刀相助之俠客形象的私家偵探。


警察程序推理之萌芽

不過,隨著警政體系的日益完善,謀殺、綁架等刑事案件成為警察份內的必要職責,使用私家偵探做為破案主角的推理小說,則漸漸變得愈來愈不符合現實狀況,於是,推理作家為了能繼續處理重大刑案的題材,只好捨棄私探而使用警探。最後,推理小說中一個新的子類型於焉誕生——「警察程序」(Police Procedurals)推理,正式將偵辦刑案的重責大任從私家偵探的手中奪回,也終於洗去只能在推理小說中跑跑龍套的屈辱。

自艾德格.愛倫.坡(Edgar Allan Poe)直至以福爾摩斯馬首是瞻的短篇全盛時期,推理作家們絕少用警探當破案主角,令人印象較為深刻的,恐怕也只有韋基.柯林斯(Wilkie Collins)在《月光石》(The Moonstone,1868)出現的卡夫警官(Sergeant Cuff)或A.E.W.梅森(A. E. W. Mason)筆下的加伯瑞.哈納德探長(Inspector Gabriel Hanaud)而已。這段時期的作品,大多專注於鬥智解謎的遊戲競技上,因此必須避免冗長煩悶的警方偵訊過程,完全是天才神探的天下。

到了以長篇推理為主的黃金時期(The Golden Age),這種一面倒的情況才稍有改觀。與阿嘉莎.克莉斯蒂(Agatha Christie)同一年出道、並列黃金時期兩大起點的愛爾蘭作家福里曼.威利斯.克勞夫茲(Freeman Wills Crofts)發表《桶子》(The Cask,1920)一作,以迥異於傳統神探的表現手法,不再以君臨天下的破案姿態,首度嘗試使用一名蘇格蘭場警長、一名巴黎保安局幹員、一名法國私家偵探,以連續接力辦案的形式偵破一樁離奇複雜至極的木桶藏屍案。和克莉斯蒂處女作《史岱爾莊謀殺案》(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,1920)的際遇不同,《桶子》出版後旋即獲得空前暢銷,也為三十年後的警察程序推理埋下最初的種子。

「鐵道推理」之最高典範

 
克勞夫茲原本的職業是土木工程師,私下對鐵路等各種交通工具興趣濃厚。因此在他的推理小說中,經常能看到警探鍥而不捨翻查火車時刻表、戮力破解嫌犯不在場證明的曲折過程,尤其從《Inspector French’s Greatest Case》(1924)開始,克勞夫茲創造了一位熱愛旅行、專破不在場證明的蘇格蘭場探長約瑟夫.法蘭奇(Joseph French),更是跑遍英倫、歐陸各地,將所有妄想利用時間詭計逍遙法外的兇手一一手到擒來,毫無漏網之魚,儘管克勞夫茲對警察辦案細節所知不多以致頗有失真之處,仍可謂鐵道推理的最高典範。此等貢獻,除了開創朱里安.西蒙斯(Julian Symons)《血腥的謀殺》(Bloody Murder,1972)中所謂的寫實推理(Humdrum School)派以外,甚至飄洋過海影響了日本的鯰川哲也、西村京太郎、阿井涉介等人。

   英國社會經濟學家G.D.H與M.I.柯爾(G. D. H. & M. I. Cole)夫婦,亦在《Brooklyn Murders》(1923)裡創造亨利.威爾森局長(Superintendent Henry Wilson),雖然也描寫了細膩詳實的警探辦案過程,但由於柯爾夫婦作品步調過於沉緩,系列探案的水準落差太大,因此並未獲得太高的評價,唯亦足以算是警察程序推理出現前的拓荒者之一。

舉世聞名的華人神探──陳查禮

美國的厄爾.畢格斯(Earl Derr Biggers),則創造了檀香山的華裔探長陳查禮(Charlie Chan)則自《不上鎖的房間》(The House Without A Key,1925)始大展身手,雖然畢格斯在寫完六部作品即與世長辭,但陳查禮則繼續活躍,成為歐美讀者心中最具代表性的華人神探。

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,以警察為主角的推理小說雖日漸增加,但推理作家往往只是利用警察來擔綱神探角色,以做為涉入刑案的正當理由,但對「程序」一詞卻未特別重視。黃金時期末推理文學各種流派趨於完備,傑出作家猶如過江之鯽,為求在大師鼎立之後脫穎而出,現實感的正確掌握變成推理新秀的唯一利器,警察程序推理這才堂堂劃分出一個新的子類型來。

美國作家勞倫斯.崔特(Lawrence Treat)創造了紐約警探密契.泰勒(Mitch Taylor),其處女作《V As in Victims》(1945)是警察程序推理的先驅作品;一九四九年在美國NBC廣播電台播出的《Dragnet》劇集,大量改編真實刑案,生動而刺激的敘述手法,立刻引起廣大歡迎,隨後更搬上電視螢光幕。

一九五二年,美國作家希拉利.瓦渥(Hillary Waugh)發表《Last Seen Wearing……》,故事從某小鎮一名女大學生失蹤開始,瓦渥娓娓道來,鉅細靡遺地將法蘭克.福特(Frank W. Ford)與柏頓.柯麥隆(Burton Cameron)兩名警探不辭勞苦、抽絲剝繭、將所有可能性逐一過濾篩檢的辦案過程呈現在讀者眼前,把峰迴路轉的真實感發揮得淋漓盡致,正式為警察程序推理立下決定性的里程碑。

「八十七分局」開拓了推理的閱讀視野

英國方面,警察程序推理以亨利.瓦德(Henry Wade)的《The Lonely Magdalen》(1940)為先驅;而產量驚人、一生寫出六百多部作品、共使用過二十八個筆名的約翰.克里西(John Creasey),以筆名J.J.馬利克(J. J. Marric)創造喬治.基典(George Gideon)警官,以《Gideon’s Day》(1955)完成了英國警察程序推理的濫觴,基典探案也成為克里西最成功的系列。

而推理史上最傑出、成就最輝煌的警察程序推理作家,則非美國作家愛德.麥可班恩(Ed McBain)莫屬。麥可班恩首先創造了以紐約市為藍本的虛構大都會艾索拉(Isola),維護治安、打擊犯罪的重責大任則完全交由以史提夫.卡瑞拉(Steve Carella)為首、配角包括其搭檔梅爾.梅爾(Meyer Meyer)、部屬柏特.克林(Bert Kling)等人組成的八十七分局(87th Precinct)。麥可班恩下筆節奏明快,故事架構千變萬化,擅寫社會現象及市井小民,自《恨警察的人》(Cop Hater,1956)起,八十七分局以眾志成城、合作無間的警探團隊,除解決市內各種大小犯罪,並遊刃有餘地描繪了眾警探的生活人情,突破古典推理專事解謎破案的框限,開拓了警察程序推理的閱讀視野及書寫領域。麥可班恩創作至今筆耕不輟,平均一年寫下一部作品,並於一九八六年獲得美國愛倫坡獎(MWA)推理大師獎終身肯定。

隨著推理作家對現實性的日趨重視,現代推理小說的破案主角大多已被警察所取代,與古典時期業餘、私家偵探大出風頭的景況反而大相逕庭。警察程序,已然變成現代推理最重要的特徵之一了。如瑞典作家瑪姬.史菊華與皮.華盧(Maj Sjowall & Per Wahloo)以《羅絲安娜》(Roseanna,1965)為起點,創造警探馬丁.貝克(Martin Beck),以刑警之眼洞見資本主義社會的陰暗角落;約翰.波爾(John Ball)以《惡夜追緝令》(In the Heat of the Night,1965)結合古典推理與種族歧視之社會問題,塑造智慧超群且溫文儒雅的黑人警官維吉爾.狄博思(Virgil Tibbs),一舉奪得愛倫坡最佳處女作獎。

「英國古典推理」傳承的三巨匠

七○年代出道、號稱英國古典推理傳承的三位巨匠,彼得.拉佛西(Peter Lovesey)、雷金納.希爾(Reginald Hill)與柯林.德克斯特(Colin Dexter),筆下也分別各有理查.克里甫(Richard Cribb)警官、安卓.狄埃爾局長與彼得.巴斯可探長(Superintendent Andrew Dalziel & Inspector Peter Pascoe),及抑鬱易怒的莫爾思探長(Inspector Morse),更鎔鑄了細膩緻密的現實氛圍與解謎緝兇的緊迫張力,將警察程序推理的水準推向顛峰。

好萊塢電影的最佳腳本

強調真實情境的警察程序推理,也是拍攝好萊塢電影的最佳腳本。湯瑪士.哈里斯(Thomas Harris),在《紅龍》(Red Dragon,1981)、《沉默的羔羊》(The Silence of the Lambs,1988)中大量運用FBI探員辦案真實體驗素材,也塑造了一位既是兇手又是偵探、既是天才又是惡魔的漢尼拔.雷克特博士(Dr. Hannibal Lecter);傑福瑞.狄佛(Jeffery Deaver)創造了安樂椅神探林肯.萊姆(Lincoln Rhyme),在《人骨拼圖》(Bone Collector,1997)裡僅靠一根手指,藉助高科技力量遙控刑警團隊追捕神秘殺人魔;詹姆士.帕特森(James Patterson)的黑人犯罪學家艾力克.克羅斯(Alex Cross)系列探案先後拍有《桃色追捕令》(Kiss the Girls,1995)與《全面追緝令》(Along Came a Spider,1993)兩部緊張刺激的警匪動作片。詹姆士.艾羅依(James Ellroy)以警界內幕為背景的《鐵面特警隊》(L. A. Confidential,1990),更獲得一九九八年美國愛倫坡獎最佳電影的殊榮。

此外,派翠西亞.康薇爾(Patricia Cornwell)亦另闢蹊徑,進一步將警察程序推理改頭換面,創造出以女法醫凱.史卡佩塔(Dr. Kay Scarpetta)系列的法醫程序推理,也廣受讀者歡迎。